
髂脛束症候群 (ITBS) 的症狀、成因、
檢測方法、治療方法、預防方法
髂脛束症候群|髂脛束症候群治療|髂脛束症候群看那科|髂脛束症候群針灸|髂脛束症候群按摩|髂脛束症候群多久會好| 什麼是髂脛束症候群?|髂脛束症候群的症狀?|髂脛束症候群的成因?|什麼人會常見有髂脛束症候群?|髂脛束症候群測試方法?|如何治療髂脛束症候群?|髂脛束症候群 vs 跑步膝?
髂脛束症候群(Iliotibial Band Syndrome,簡稱ITBS)是很多跑手常見會出現的問題,通常疼痛的位置在膝蓋外側地方,尤其是下斜的時候疼痛最嚴重,疼痛會一直由膝蓋外側一直延伸至臀部位置。今天此文章會和大家詳細解釋髂脛束症候群 (ITBS) 的成因、成因、檢測方法、治療方法及預防方法。
什麼是髂脛束症候群?
髂脛束 (ITB) 是大腿外側一條從髖部延伸到膝部的結締組織,它對維持膝關節外側穩定和協助腿部運動起著重要作用。當髂脛束在股骨外上髁處反復摩擦、發炎,引發一系列不適症狀時,就被稱為髂脛束症候群,也叫「跑步膝」,是一種常見的運動損傷。
據統計,髂脛束綜合徵在女性中的患病率在 16% 至 50% 之間,在男性中的患病率在 50% 至 81% 之間。

髂脛束症候群的常見症狀
1) 膝外側疼痛:
這是最主要的症狀,疼痛位置通常在膝關節外側的股骨外上髁處,在運動時疼痛加劇,尤其是屈伸膝關節時,休息後可能會有所緩解,但再次運動又會發作。嚴重時,疼痛還可能向上延伸至大腿外側,向下延伸至小腿。
2) 腫脹與壓痛:
炎症刺激下,膝關節外側可能出現輕微腫脹,按壓股骨外上髁處會有明顯壓痛感,有時會有灼痛的感覺。
3) 跑步及下斜時會更痛:
在跑步或下樓梯時,疼痛往往會加劇,在長跑時會更明顯。當膝關節彎曲時,由於髂脛束在股骨外上髁處上彈動,可能會聽到明顯的彈響感。膝關節外側也可能會出現一些腫脹。
髂脛束症候群的原因
1) 過度使用與重復運動:
長期、大量進行跑步、騎行這類會使髂脛束與股骨外上髁頻繁摩擦的運動,過度使用髂脛束,容易引發炎症。例如馬拉松選手,在長期高強度訓練中,髂脛束不斷受到牽拉和摩擦,患髂脛束症候群的風險大大增加。
2) 肌肉力量不平衡:
大腿外側肌群(如闊筋膜張肌)過強,而大腿內側肌群相對薄弱,這種力量失衡會導致髂脛束過度緊張,增加摩擦損傷幾率。
3) 臀部肌肉力量不足:
臀大肌負責髖伸和髖外旋,臀中肌負責髖外展,如它們的力量不足會令髖部內收、內旋,增加骼脛束的張力。
4) 跑步姿勢不正確:
跑步姿勢不正確(如過度內旋或外旋)會改變腿部正常受力分布,使髂脛束承受過多壓力,從而導致損傷。
5) 扁平足:
扁平足患者,由於足弓塌陷,在跑步時會影響腿部力線,使髂脛束受力不均。
髂脛束症候群的檢查方法
我們可以用測試 Ober Test 去評估髂脛束的緊張程度,以及是否存在攣縮等異常情況,輔助診斷髂脛束症候群、臀肌攣縮症等疾病。
檢查步驟:
-
患者體位:患者側卧在檢查床上,被檢查側在上,健側在下。健側下肢伸直緊貼床面,患側髖關節屈曲 90°,膝關節也屈曲 90°。
-
檢查操作:檢查者站在患者身後,一手固定患者的骨盆,防止其在檢查過程中移動,另一手握住患側腳踝,將患側髖關節外展並後伸,然後緩慢放下患側下肢,使其自然下落。
-
觀察結果
-
陽性結果:如果患側下肢在自然下落過程中不能落到床面,或在下落過程中出現彈響、疼痛等不適症狀,則為Ober Test 為陽性,提示可能存在髂脛束緊張或攣縮,常見於髂脛束症候群等疾病。
髂脛束症候群的治療方法
治療髂脛束症候群,我們必須知道問題的成因是因為肌力不平衡而導致痛症出現,所以,我們會將整個治療過程分為三個階段,第一是:放鬆髂脛束附近的肌肉,第二是強化臀部肌肉力量,第三是重新改善跑姿問題。
第一個階段:放鬆髂脛束附近的肌肉
要解決因摩擦而產生的炎症外,我們有以下組織也必一定要用手法治療處理:
1️⃣ TFL 闊筋膜張肌
2️⃣ Gluteus Medius/ Minimus 臀部肌肉
3️⃣ Lateral Quadriceps 外側四頭肌
我們會運用針灸、拔罐、電療、超聲波、肌肉放鬆儀器等等幫助鞏固治療效果,解決肌肉不平衡的問題。
-
治療方法:
-
手法治療: 通過專業的按摩和關節鬆動術,放鬆緊張的髂脛束、股四頭肌、闊筋膜張肌、臀中肌等肌肉,改善軟組織柔韌性,促進血液循環。
-
針灸治療: 通過刺激特定穴位,疏通經絡,緩解疼痛,促進炎症消退。
-
拔罐治療: 利用負壓原理,促進局部血液循環,加速炎症代謝,緩解肌肉緊張。
-
超聲波治療: 利用超聲波的熱效應和機械效應,促進組織修復,緩解疼痛和炎症。
-
電療: 通過低頻電刺激,促進肌肉放鬆,緩解疼痛,改善局部血液循環。
-
正在做手法治療治療髂脛束症候群
